新聞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 2022年8月
資優元素滲入日常學習 激活八大多元智能
隨着社會進步及教育思維的轉變,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亦與時並進,採用多元智能的概念,發展出嶄新的教學策略,以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獨特的天賦潛能,使他們的才華得以顯露,並藉着累積成功經驗,助學生建立自信,在學習路上積極向前。陳滿林校長與教學團隊期望透過優化課堂學習及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提供學業及個人成長上的全方位教育,藉此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成就積極關注社會及放眼世界的優質學生。
校本資優培訓 發揮個人潛能
學校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資優教育,有系統、有方向地發掘和培育資賦優異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教育機會,在課堂中加入腦科學及十三招元素,並發展校本人才庫,又舉辦校本抽離式課程,使學生能夠在富彈性的教學方法和環境下,充分發揮個人潛能,並能照顧資優學生的教育需要,從而啟發學生高層次思維、創造力及個人與社交能力。
融入STEM元素 優化英語課程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以不同策略構建全新有趣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自信,讓他們勇於以英語溝通交流。為了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學校於低年級推行Space Town Programme,由外籍英語教師、本地英語教師及教學助理一同授課。課程活用不同種類及主題的讀本作教材,並輔以Phonics元素,不單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彙庫,更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拼音基礎,有助於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和寫作能力。近年,學校亦於三年級的英文課程引入STEM元素,教授學生運用Scratch Junior構建英文故事,提升學習的趣味性。
陳校長深信,語言教學應該是靈活有趣,因此在課堂以外,學校亦開設全方位學習活動,如「English Wonderland」校園電視台、英語大使帶領的伴讀計劃、英文STEAM小組等,以「多聽、多說、多參與」為目標,營造濃厚的英文學習氛圍。在學校有趣且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下,學生自然不再對學習英語有所恐懼,更有學生於「2021TOEFL Junior」中獲得優越嘉許獎,肯定學校的英語教學政策。
推展跨學科專題研習 建構廿一世紀共通能力
此外,學校亦為各年級安排不同主題的跨學科專題研習,讓學生應用所學,培養共通能力。「讓學生圍繞主題作深入討論,有助拓展他們對領域認知的深度與廣度。與此同時,學生需要學習搜集資料、整理、分析、綜合、反思等,有助他們發掘嶄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以一年級的研習題目為例,學生需要先到元朗公園進行實地考察,再化身成小小工程師,與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以優化公園為目標,提出改善建議。過程中,老師能夠引導他們了解休憩用地對於市民生活質素的重要性,同時教導學生如何平衡不同持份者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其中,四年級及六年級的專題研習更會結合STEM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常識科及數學科的知識進行實驗製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陳校長指出,專題研習能夠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作有機結合,並讓學生成為主導者,按照自身的學習取向,探究感興趣的問題,建立學生自學的習慣。
多樣有趣課外活動 踏上世界大舞台
學校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於星期五下午設有課外活動課,提供步操樂團、銅樂團、龍獅、花式跳繩、奧數等活動小組,讓學生藉此發掘潛能,盡展所長。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生在不同領域中均成就昭然,如於全港網上精英跳繩比賽 2022(團體賽)暨香港代表隊選拔中獲得多個獎項,並入選2022年度香港跳繩代表隊,代表香港出戰亞洲跳繩虛擬錦標賽。
學校視覺藝術科一直重視中國文化和藝術的推廣,亦曾參加很多藝術計劃。2019年便參加由藝術發展局贊助的傳統影戲現代玩之《西遊記──大鬧天宮》光影創作劇場計劃,因疫情影響,延期至今年6至7月進行,全港中、小學總共有五所學校參加,機會非常難得。透過參予此計劃,學生除了可接觸中國傳統皮影戲的藝術外,還可加強國民身份的認同。陳校長笑言:「每次我到視藝室觀看皮影班同學上課時,他們都非常積極參與其中,主動學習,必須給予稱讚。」